了多久了。>
如今不封,才是难题。>
于朝廷,于咱这八千水师都是难题啊!”>
一步步自西军底层爬上来,对于朝局,对于文臣的晋升,韩世忠自忖了解的透彻。>
朝廷那边独独漏了杨少安的封赏,大概就是将功抵罪了。>
虐杀前任的宰相,仅仅是不封赏,那是不够的。>
除非朝中有人给杨少安做了后盾,而且此人的身份不一般。>
一般执政,是没有这等能力的。>
宰相、参知政事、签枢密院事、御史中丞,只有这类的文臣,才能在朝廷为杨少安兜底。>
也只有这样的人,在朝廷之中才有话语权。>
虐杀杜充都屁事没有,还有什么是杨少安不敢做的?>
身侧踞坐此等恶虎,韩世忠不由的有些脊背发凉。>
若没有镇江之事,若没有劫夺真州金帛之事,他韩太尉也不怕杨少安那小孱儒的。>
可如今他不得不怕,文臣对武将,生杀予夺的由头,那是信手拈来。>
死一个武将无甚大碍,可死一个小小文人,他的观察使职位就丢了。>
如今黄天荡有了岳飞、李成、董平,个个都是骁将。>
西北有张浚,江南再来一个杨少安。>
文帅有了,武将遍地都是。>
死一个韩世忠,对朝野而言,也无甚大碍的。>
如今的格局,韩世忠看的明白,文臣制武将,还是朝廷的底线。>
如今江南多了一个杨少安,他的位置就不那么重要了。>
想及杨少安所言,在两京、两淮还有似前唐节度使一般的职位。>
韩世忠的心里更是有些瑟瑟。>
节度之职,文臣、武将俱可。>
张浚、杜充已经珠玉在前,武将想要在两京、两淮节度,必须有文臣支持。>
如今建康杨少安的位置,对于他韩太尉而言,就有些举足轻重了。>
“夫人,真州的那批金帛之中,有黄金数千两。>
一遭装箱送去建康府衙,只说是换取金环之物。”>
黄金无疑是最好的细软之物,无论是谁,都是珍之重之的。>
自家太尉手中的银钱不少,但黄金的数量委实不多。>
一下拿出数千两,去贿赂建康府的杨少安。>
前后态度迥异,让梁红玉的心里不由的起了嘀咕。>
“太尉,那李易安与杨少安,看上去有些不清不楚。>
不若由我去一趟建康府城?”>
梁红玉试探着问了一下,韩世忠这边思忖片刻之后,点了点头,开口又加了叮嘱。>
“夫人,那杨少安在朝中有执政相助,言语之上切不可冒犯了。>
至于那李易安也不要走的太近,赵知府那边只有一个姑舅亲在军中效力。>
李赵两家业已零落。>
此人乃元祐党徒之后,身上的瓜葛不少。>
关系近了,以后求告上门,那些针对他的朝臣,可不是咱们能应付的。”>
自苗刘兵变之后,韩世忠这边一直将眼界放在了官场上。>
对于战场之事,不是特别的上心。>
这次若不是被宗弼的七百宝船勾住心弦,他的水师只会礼送金兀术出境的。>
黄天荡一役,完全是意外所得。>
那杨少安说的不错,若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