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江北乃我大宋河山,人口皆大汉苗裔。>
复我河山、护我苗裔,飞不畏死!”>
听到岳爷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杨博有一瞬,也想将三万甲士全部给他。>
让他带着三万甲士,万五战马,跨江收复河山,守护大汉苗裔。>
但目前的实际状况是不成的。>
没有稳固的后方,单凭血气浪战。>
七八月间,北上的人马就会粮草断绝。>
真要不顾一切的血战,也不怕粮草断绝。>
只是仗打完,江北也就完了,河南也一样会玩蛋。>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那还算是不错的结果。>
真要照此打法,杨博也有计划,那就是一路以战养战,不杀到五国城,不绝灭金贼不算完。>
只是,这样的代价,怎么能付的出呢?>
保守估计,这样的战法,投入是以千万人为基数的。>
“岳都统,若董平下了真州,能否吓退挞懒部呢?>
宗弼部被全歼,宗翰的东路军损失过半。>
如今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挞懒部的粮草也不会太多。>
以董平部为支点,你与李成两人,一部自黄天荡渡江。>
一部至镇江驱宗弼残部过江,同时以钳形之势,压缩挞懒部的活动空间。>
迫其仓皇北归,搅乱宗翰帅帐的援军。>
之后,你与李成部继续北上,同时收摄沿途义军。>
再以钳形之势,夹击京东东路的宗翰帅帐。>
虚张声势,再将宗翰的东路兵马,吓退到河北境内。”>
将农耕文明变为劫掠式的军事文明,杨博自忖没那个本事。>
以战养战之说,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面前的军神岳爷,第一个不会同意这样的战法。>
人口也是红利,大江之北还有几千万人,不能平白的放弃。>
以历史走向而言,刘豫的北齐,恐怕已经在吴乞买的案头走流程了。>
无论挞懒与宗翰两部的援兵战败与否,两淮差不多是能到手的。>
至于京东东路,也就是山东全境、河南半部,能不能到手,就要全凭运气了。>
凭战力,大江之南的淮东就得拱手相让。>
淮东一马平川,骑兵之利尽显。>
如今金宋的战力比,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岳爷虽是一代军神,但没有精悍的背嵬军支撑,也只能面对破碎山河徒呼奈何。>
以金兀术江南大败为契机。>
让岳爷跟李成,摆出决战两淮、两京的态势,吓退金贼,也算是不多的选择之一了。>
如今的两淮两京,对于还处在部落战争思维之中的金贼而言,已经是破败之地。>
杨博熟知历史的优点,在这时候也是被最大化的。>
借助历史车轮的走向,轻轻的推上一把,岳爷最起码也能在两淮站住脚。>
稍微运气好一点,山东大部也可以尽入麾下。>
“太尉,大义当前,职下不畏死。>
只是李成部的人马……>
太尉,北上之事,飞一力承担即可。>
李成部的人马,职下拨派一些精锐军汉,再练数月之后,方可渡江而战。”>
自家事自己知,无论是杨太尉的三万甲士,十五万流民,还是他的本部,亦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