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撂了,让杨博的脸色直接就阴沉了下来。>
杜充这厮是铁了心的要当汉奸。>
投降之初,就谋划好了将来。>
李成入江南地界,必然要掀起腥风血雨。>
前有宗弼,后有李成。>
韩世忠大败,即使有其他各路援军。>
李成十万人马也不是好对付的。>
这群乱匪,必然要在江南劫掠之后,才会北返。>
李成所得财货,手下人马,也会成为杜充的资本。>
这不是人种儿的贼厮鸟该杀。>
读书明理作为文臣士大夫的进身之阶,如今看来,也成了屠戮百姓的帮凶。>
杜充之恶,有些超出了杨博的想象。>
心中默想诸子百家,只有兵家的谋略符合杜充的作为。>
精英阶层不思进取,却想着率兽食人,毫无气节可言。>
杨夫子默想诸子之后,心里有些悲哀。>
士大夫的节操,就是自南宋开始,变作了勾栏里的姐儿,可以任人上下其手了。>
“好个李成,深得我心!>
你在河北路所造杀孽不少。>
杨夫子本想事成之后再杀你的。>
你有此一说,以诚相待,杨夫子也一样,你在杨夫子这里的死罪免了。>
左路,金贼所必攻,此战胜了。>
你可做杨夫子麾下马弁。”>
这次杨博脸上没了微笑,而是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
说话的语气也森然了许多。>
李成劫掠河北、淮西,那是有史料记载的。>
这样的人,大胜之后,正好可以用来祭奠亡魂。>
李成、杜充这等人,在杨博眼中,鱼都算不上,只能算作虾米之类。>
属于死多少,他都不会眨眼的货色。>
李成能不能活到大胜之后,也未可知。>
杨博给他安排的位置,是宗弼所必攻。>
骑兵沿着老灌河故道而来,大队必走左路。>
因为杨博演示过,骑兵自左路而来,便于挥刀冲阵。>
用还是杀,之前杨博心里很明确。>
李成供出了杜充,杀与不杀,就在两可之间了。>
“太尉仁慈,小的以后必然肝脑涂地以报。>
小的父母双亡,不若……”>
李成的表现,也符合杨博的心理预期。>
如今流民大军之中,知兵的只有一个不堪大用的上官悟。>
只是他一说父母双亡。>
杨博的脸色多少有些难看,直接出口打断了他。>
有一个擅于背刺的女书史,就很让人惧怕了。>
再来一个擅捅义父的,杨博自然没有那样的金钟罩。>
“留你还是杀你,要看此战表现。>
若你李成是废物一个。>
留着糟蹋粮食吗?>
下去勾连各处的匪首去。>
大股跟你一样在左路,右路安排小股乱匪。>
此战,本太尉最想看到的是荆湖的钟相、杨幺。>
待金贼有了动向,你且再来一趟。>
下去吧!”>
喝退了南宋小吕布,杨博不敢让他接着说下去。>
认义父的话一出口,不接就要直接弄死他,何苦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