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是吴国意图、部署不明,有所顾忌!”>
“如今我所督造的浮海大船已成,不如命我麾下前往句章试探吴国意图!”>
唐咨刚说完,便有将军讽刺道>
“从徐州出海,可直接骚扰吴国扬州的海陵、广陵等地,你竟然跑去会籍郡的句章?!”>
“如此舍近求远,竟还敢说知兵...”>
此人还要再说,却被石苞一巴掌打断>
“闭嘴!”>
句章?确实舍近求远,可看到唐咨稳如泰山的表情,石苞便立刻反应了过来>
‘唐咨家眷便在句章!’>
石苞一拍桌子,说道>
“好,此计甚妙!”>
此时石苞的幕僚也有人猜到了唐咨的意图,都不由的想到>
‘降人亦有妙计!’>
众人被石苞这一拍,也都前后脚的反应了过来。>
原本魏国伐蜀,对于荆州、扬州等地的策略便是按兵不动,时刻准备应对吴国的进攻,因此石苞并不想先动手,如今唐咨以接回家眷的名义出兵吴国合情合理!>
这样以小部队探查情报,又不会引发吴国大举进攻!>
于是在魏伐蜀前夕,石苞、唐咨最先下达了进攻命令!>
“命新附都督王稚渡海袭句章!”>
...>
吴国不止濡须口有动作,江夏等地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封锁了全境。>
此时武昌方面的大将是武昌左部督范慎!>
他治军喜欢亲力亲为,大事小事都会过目,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亲驻军中。>
范慎文士出身,却通军事,且历经三朝。>
孙登为太子时,范慎便为太子宾友,当时闻名天下的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最受器重,号为“太子四友”,而名望略逊的谢景、范慎、刁玄、羊衜号为“小四友”!>
范慎文武全才,可在孙亮时期地位就颇为尴尬了,于是孙亮便将他安排在前线。>
他在治下的军队中十分有威望,基本说一不二。>
“如今准备的如何了?”>
“将军,万事具备,我等已封锁武昌全境,派遣斥候北上,想必很快便能探知敌境详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范慎很是无语,他作为当世名士却长期担任武将,关键是他居然已经习惯了被喊做将军!>
既然纠正不过来,那就只能接受。>
“夏口那边呢?”>
“夏口已经增兵各处水道,至于夏口督...”>
范慎见部下支支吾吾,心中警觉大生,赶紧问道>
“夏口督怎么了?”>
“夏口督已经亲领部前往边境!”>
“什么?我不是叫他按兵不动、扼守各处水道吗?他这是想干什么???”>
夏口督孙秀乃宗室大将,祖父孙匡为孙坚四子,此人武力虽不如曾祖孙坚,但颇有胆色。>
他经营夏口多年,熟悉边情,竟是瞒着朝廷,亲自领数百部曲北上边境查探!>
夏口沿江北上便是魏国江夏郡的上旭城,魏嘉平二年(250年),王基认为必须在“水陆兼农”的地方建立一支强劲的水师,而上昶水城周围水面广阔,既可供水师演练,亦可提供粮食及鲜活食物。>
且此地直逼吴国的夏口,距离边境不到百里,若有战事旦夕可至,魏国便将治所移至上旭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