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府中,诸葛瞻坐首位,诸葛京立在一侧,他们一齐看着姜维和刘谌。>
一时间双方沉默不语,似乎无话可说。>
两人虽是目前朝廷的支柱,却没有想像中的融洽。>
见气氛尴尬,刘谌不得不先出口说道>
“听闻德艳公还在秭归等地,如今情况如何了?”>
“德艳公近来身体已经好转,据诸葛显所说,他正带领罗宪招抚当地大族呢!”>
说话的是诸葛京,诸葛显被安排到前线后与家中多有书信来往。>
“糜照和南中军队如何了?”>
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京倒是不太清楚,诸葛瞻不得不开口说道>
“炎兴太守糜照调抚百姓,疏通航道,在麓冷设立了商贸司,接应南中来往客商(大族),并于航道间设立关卡,有朝廷大军驻守,炎兴一地财政应不需朝廷支援!”>
糜照干的不错,朝廷虽免掉了炎兴郡和巫郡的赋税,但郡内所出能保证军队供应已是不错!>
“杨稷和爨谷呢?”>
“杨稷驻兵临浦,吴国官吏已经到此,粮草供应亦是不需担忧”>
有薛珝、陶璜、虞汜几位和交州关系较深的人坐镇,当地管理机构应该能正常运作!>
“至于爨谷,已同吕兴抵达西卷县,正在进兵象林!”>
听到此处的姜维心中不由的感叹>
‘诸葛瞻行事虽不够成熟,但其所为总算没有大差错!’>
不管怎么说,朝廷在他的管理下用最少的代价拿下了秭归、麓冷,只要后续不出岔子,仅凭这个就比姜维的功绩要大!>
开拓的两郡的战略意义都十分重要,秭归就不用说了,得了麓冷更是让南下交州之路变得无比顺畅!>
最后诸葛瞻总结的说道>
“前线之事,德艳公已与吴国商讨完毕,两方同舟共济,秭归一线应是无忧!”>
接着他便认真的看着姜维>
“至于大将军所言,钟会出兵在即...”>
两人的不和虽始于诸葛瞻的官位变动,但在姜维北伐之时便已产生!>
当时季汉举全国之力让姜维北伐,可姜维的连年征战收获无几,诸葛瞻便生出了替换姜维的想法,此后两人的不和虽被刘谌化解,但诸葛瞻见到姜维却依旧有些尴尬。>
好在姜维主动出口>
“中都护,此事绝对不会出错,钟会领兵数万,再加上邓艾、诸葛绪等数万,魏国在雍州集结了近十万兵!”>
姜维虽是夸大了说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魏国在洛阳还集结了七万兵,实际情况比姜维说的要严重多了!>
刘谌和姜维来此便是为了让朝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支援北方防务!>
诸葛瞻倒是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盯着两人提供的密信仔细观看。>
直到看的眉头皱起,他才出口说道>
“若此事为真,陛下定会想方设法支援大将军!”>
“不过如今南中兵力不可轻动,江州阎宇更是需要节制秭归等地...”>
“好在年初大族所献隐户让成都得了数千兵,若大将军有需要,我定会建议陛下由成都增兵!”>
原本听到前面,姜维还以为诸葛瞻要拒绝,没想到他还能让成都出兵,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对此,姜维大方的表示>
“成都出兵之事不急,有梓潼兵支援前线,暂时无忧,中都护只需督促各地备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