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战略。>
谈及战略,大多读书人能看懂。>
这才有了赵中丞的倒转乾坤。>
也有了吕相公的拍板之言。>
宰相吕颐浩定好了调子,堂下几位执政,也不好再纠结于杨博作诗骂人之事了。>
稍稍商议了一下,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
很快达成了共识,如今西北不宜大动干戈。>
几乎满堂应是,这是赵苟爷没想到的。>
对于西北,他这个赵宋官家也有自己的谋划。>
以西北的张浚吸引金贼主力。>
给东南带来剿匪、休养的时间。>
但如今这个谋划不成了。>
韩世忠跟杨少安在黄天荡堵住了金兀术。>
此战,不存在什么求和了。>
韩世忠八千人,堵住了金兀术十万大军。>
再求和,只怕朝堂不稳。>
如今的黄天荡,聚集军民三十万众。>
赵苟爷这边也不敢随意的指手画脚。>
李纲、宗泽之事,前车不远。>
当年若是听了李纲的谋划,不会有靖康。>
听了宗泽的谋划,金贼不会这么快南下。>
若此时干涉黄天荡的战事,一旦兵败,地覆天翻也未可知。>
这也是小朝廷投鼠忌器的地方。>
杨博的劄子,拿出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赵苟爷多少有些颓丧。>
看来只能让他先兼着江东制置使一职了。>
韩世忠跟小朝廷,因为杨夫子起的波澜,杨博不清楚。>
此时他正在山头上,看着岳爷的人马进驻莫府山。>
遍布江滩的陷马坑,不仅是用来阻挡铁浮屠的。>
己方的人马,想要逃走,也不是那么容易。>
半尺深的陷马坑,不仅是战马的障碍。>
对人也一样,慢走无大碍。>
想要飞奔,要当心折了腿。>
大战开始,无论是宗弼的十万大军。>
还是杨夫子的十八万流民。>
都要死戳在自己的落脚地上。>
跑?>
着甲的铁浮屠是跑不了的。>
同样,流民也跑不过金贼的箭矢。>
双方如果不想死,只能在下面死磕。>
别看杨博在幕府山给流民留了后路。>
但山脚下也布满了陷马坑。>
除非是大溃散,不然流民也经受不住上山需要付出的伤亡。>
杨博的谋划,如今已经执行的差不多了。>
差的唯有山下的岳爷。>
杨博已经尽可能的将宗弼人马的战力,拉到了跟流民差不多的水平。>
对战,虽说流民没什么优势。>
但宗弼人马的优势,想要发挥出来,也不是很容易。>
如果岳爷能战败宗弼。>
杨夫子也不介意让韩世忠放几路援军上江岸。>
有水师在侧,有陷马坑废掉马力。>
金贼的优势基本也就没了大半。>
这样还打不赢,杨博也没办法了。>
看着岳爷队伍之中,有几个人开始上山。>
杨博知道,开牌看大小的时候,差不多快到了。>
“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