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
大夏京城。>
清晨的大街上行人繁多,比平日里还要多上许多。>
原因无他,今天是大夏公主出嫁的日子。>
皇城禁兵将道路分开,从皇城连绵到城会中心都警戒起来,道路两旁铺张竖起了灯笼。>
两仪殿宴请群臣,公主出拜公卿,公卿皆伏地稽首。>
随后,公主返回闺殿,等待驸马登门迎娶。>
咯咯……咯>
一匹高马,踏入京城。>
细细数来,这高马之后,还有数百位英姿挺拔的将士。>
为首的男子穿着华贵,面容英俊。>
头戴翼善冠,气宇轩昂,一眼就能看出其不凡的身份。>
有百姓惊呼:“定襄王来了。”>
“竟生得如此英俊!”>
“我还一直以为定襄王是个中年男子,没想到居然是位俊俏生!”>
“这恐怕才二十岁出头吧?”>
“这么年轻就做了镇北将军,封了定襄郡王,尚了大夏公主,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顾南听力不错,不少夸赞他的话都入了耳。>
昨天,为了醒酒他吃下诸葛亮给的淬体丸,整个人都发生了蜕变。>
今天是要去皇宫里登门迎亲,为了不给咱定襄郡丢脸,顾南还特地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请教这迎娶公主需要准备什么聘礼?>
平常人家喜结连理都少不了聘礼,他作为定襄王,自然不能薄了颜面。>
更何况,娶的还是大夏四公主。>
好在,有专业人士把关,诸葛亮作督,准备的聘礼不差。>
秉承着一个皇宫什么都不缺,但公主肯定会喜欢的思路,诸葛亮让人订制了一件单丝碧罗笼裙。>
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
鸟子大如黍米,眼鼻嘴甲俱成,明目者方見之。>
这一条裙子的造价,比皇帝的一见龙袍都夸张!>
顾南预算充足,也不心疼黄金银两,所以诸葛亮也不替他省。>
哥们行走江湖,要就是一个字:面子。>
对于百姓而言,这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欢喜剧。>
但对于大夏而言,这是一场壮大的政治运动。>
是巩固、扩大自己势力的方法。>
从古至今,公主的选婿标准离不开浓厚的政治因素,公主的每一次婚嫁的标准都包括政治、姻亲、才貌和门第四个方面。>
大夏如今旱灾连连,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急需一眼甘泉来缓解旱灾带来的饥渴。>
而顾南便是这眼甘泉的根源。>
他手握四千斤土豆全部下地。>
下月就能产出四万斤!>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夏的命脉都掌握在他手里,这样的人别说把公主嫁给他了,就算把皇太后嫁给他,皇帝估计都不带迟疑的!>
顾南只将土豆分给四城百姓,却不管整个大夏的百姓,这是让皇帝最心急的。>
以为他是对自己之前的做法不满,心有芥蒂。>
如今才会如此豪爽地将最宝贝宠爱的女儿许配给他,目的就是为了让顾南心属大夏,脚踏实地为民为己。>
“老王,怎么样,能看清现场吗?”>
“能,但你能不能别晃了,我头晕!”老王哀求道。>
“没办法啊,我人坐在马背上,骑马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