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顾南能把仗打成这样,蒙元还以为大夏真是一只病猫呢!>
七天被连破三十二城,北莽人虽然狠,但什么时候像这样猛过?>
皇上对此心知肚明,但一直都没有把内奸挑出。>
但这事总需要有人来办,这个人就是他蒙元了。>
之前只是时机不太成熟,现在前线大胜,有顾南坐镇北境战场,他放心无比,现在就是揪出内奸的绝佳的时机。>
不然做事处处是障碍,光一个饥荒,就足足拖了大半年还没任何解决的眉目。>
粮商们更是收紧了裤腰带,好像有钱也不想赚似的。>
蒙元猜测,一定是那个内奸在搞鬼!>
此时,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大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
看谁都像是内奸。>
只有吴鉴大人出言道:“我相信蒙元将军的猜测,我们的朝廷中确实出了叛徒。”>
“可叛徒们躲着暗处,不主动跳出来,恐怕我们也拿他毫无办法。”>
“此事牵连的人和事,恐怕超出了你我的想象,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平息北境的战乱和天下的旱灾,这个时候就别耗费尽力内省了,否则影响甚大啊。”>
吴鉴这话的意思,显然是想把此事翻篇,先着重应付眼前的事情。>
但蒙元和他的想法不同。>
一日不除内患,旱灾饥荒就会一拖再拖。>
那些守住粮食,死也不卖的粮商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把粮食以最贵的价格抛出,一波就能赚上比从前多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
是谁给他们的胆子,敢赚国难之财?>
布局前线战场的同时,还能操控粮商市场。>
蒙元都不敢想象,这些人背后的保护伞,究竟有多大?>
是断定了皇上不敢杀商放粮吗?>
“超出你我想象?”蒙元怒道“超出什么想象?难道他内奸还能翻天了?”>
“陛下,臣建议,彻查百官,揪出内奸!”>
吴鉴的脸色忽然一变。>
正想说点什么时,皇上却开口答应了:“好,朕也觉得是该好好清理坏枝了。”>
皇帝也是后怕的。>
朝廷中,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白眼狼?>
权利越大,不应该更加为大夏着想?>
大夏灭亡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
皇帝想不通,文武百官也是一头雾水。>
彻查反腐的任务,由刑部侍郎李堃负责。>
李堃手段强硬,做事严谨,是这次彻查反腐的最佳人选。>
他也是向皇帝保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给您查个水落石出!”>
此时总算有了一个开头,至于结果,大家也只能静候佳音了……>
这个话题也就顺势结束。>
众人这把话题,放在了赈灾控荒上。>
此时,代表北境前线来朝廷开会的诸葛亮,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陛下,饥荒可以解决。”>
此时的朝廷上下,只知道顾南攻下了北境三城,并不知道在这其中,诸葛亮的贡献巨大。>
所以众人看他时,只将他当成了一个初入朝堂的文弱书生。>
“你说说看,怎么解决?”>
皇上好奇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