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不同于城东,城东的城墙已经坍塌,城外的叛军无法利用城墙借力,但城北不一样。”>
“一旦唐军全部拿下北面城墙,不光可以威胁到甲子、乙子、丙子、丁子四座坊区,同样还会威胁到其他两面城墙,乃至于中城。”>
“一旦舍弃北城墙,无异于将优势拱手让与他人,宁可暂时舍弃甲子坊区,也绝对要保证北城墙不能完全沦陷于城外唐军之手。”>
“不错,荣将军所言有理,我赞同。”>
“我也赞同。”>
“……”>
站在这里研究太原城内战争局势的人,当然不止李抱玉一个。>
在李抱玉之下,还有几名同样是军中的将领,此时聚集在此地和李抱玉一起分析着太原战争局势,并给出建议参考。>
众人看向站在沙盘旁边的安庆绪。>
安庆绪点头吩咐道:“传旨,今夜抽调两旗兵马前往北面城墙,务必要确保北城墙不能丢失。”>
“如果今晚战事顺利,北城墙上的兵马便继续向东面推进,配合甲子坊区的将士们杀敌。”>
“是!”>
就守在议事厅一侧墙边的一众传令兵当中走出一人,拱手应下之后立刻前去传旨。>
这所做的一切决策极为快速。>
前方传来情报,几名将军组成的参谋团借助沙盘推演,洞察战争走向,随后给出战争意见,安庆绪听取这些意见之后给出决断,守在议事厅内的传令兵在听到决断之后立刻下去传旨。>
这所有的流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说是尽量做到了最为节省。>
以最快的速度将手头上的军报都处理完,李抱玉忙里偷闲地看了眼插满旗帜的沙盘,心中忍不住有些兴奋。>
在参加太原一战之前,他这辈子见过最强的将领就是李光弼。>
甚至在行军打仗方面,连郭子仪也要逊色李光弼半分。>
李抱玉跟着李光弼这么多年,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同样也很清楚,在唐军诸多军队当中,李光弼手下的朔方军绝对是独一档的强军。>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李光弼本人。>
李光弼这个人本身性格胆子就大,战场之上不仅身先士卒,许多军情也都是亲身去前往侦查。>
如此一来,李光弼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军中的情报,随后将其汇总,依靠自己大脑极其强大的推演之力,随后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战场判断,以及应对策略。>
这对于军队当中的将领要求非常高。>
胆子大这一点暂且不说,光是那极为恐怖的推演能力,就已经是许多人所望尘莫及的事情。>
想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在你的心中对当地的地形极为熟悉,甚至要做到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的地步。>
而其次,你还要记住己方军队的每一步动作,以及敌方军队的每一步动作,而且丝毫不能差。>
毕竟战场之上,哪怕只是一不动作记差了,都有可能对整个战场的分析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只是小规模的作战还好,但如果一旦演变成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亦或者说是像今天这种极其复杂的战场,对将领的考验就实在是太高了。>
别看如今太原城内的战事,只是关系着区区十六座坊区。>
甚至暂时还不包括这么多。>
但一般的将领,顶多能将这每一座坊区单独计算,将每一座坊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战术上的推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