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军阵前,刘谌也一眼看到了钟会。>
出乎刘谌意料的,钟会是一位彬彬儒雅、浓眉大眼的正气中年男子。>
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什么忠臣之辈,不过钟会那灵动的眼睛却暴露他的本性。>
‘眉角上扬,眼大有神,果然是野心之辈!’>
钟会身着盔甲,却不掩儒雅,在看到刘谌之后,钟会说话了>
“我原以为蜀国已是亡国之象,不想还有北地王这般贤明的宗室”>
他的声音清澈,语调不紧不慢,颇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连刘谌都不得不感叹>
‘钟会果然气度不凡!’>
可是突然间钟会语气一转。>
“可惜的是仅凭个人是无法扭转天下大势的!”>
说着说着,钟会便以手指着刘谌身后>
“诸葛孔明不行!”>
接着又并指向西>
“姜伯约也不行!!”>
然后才看向刘谌,认真的说道>
“连你北地王也无法撼动!”>
一时间,汉军阵营被钟会的言语激到了,纷纷指责,可钟会却岿然不动,两军高下立判!>
此刻钟会的气势达到了顶峰,汉军的军心显然被钟会影响到了,而魏军却十分的沉稳。>
可刘谌却一点不怵,直接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
汉军见到刘谌准备发言,立刻禁声,两军又回到了之前对峙的场面。>
“钟颍川言孤贤明,虽是赞誉,但孤还是收下了!”>
刘谌的话无比嚣张,但是众人却感觉不到一点厌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刘谌的模样看起来就和故事中的‘周公’、‘比干’差不多。>
他虽面目俊朗,头上却已生了些许白发,风霜也在他脸上也留下了一些痕迹,看着就像是鞠躬尽瘁的人。>
而且刘谌不称呼钟会的职务,却称呼他‘钟颍川’,倒像是十分推崇钟会。>
在两汉时,能以地名称呼的本人的莫不是天下闻名之人,如‘贾长沙’、‘孔北海’。>
不过以上两人都是在当地任职被当地人推崇,而‘钟颍川’则更进一步,意思是在颍川人中以钟会为冠,显然是更加夸耀的说法。>
钟会当即拱手推辞。>
“不敢当,不敢当!”>
被刘谌这么一打岔,钟会的气势似乎有所下降,刘谌当即说道>
“钟颍川言我大汉有‘亡国之象’?孤是每个字都不认同!”>
“恩?”>
见钟会表情止住,刘谌解释道>
“当今陛下乃仁义之主,在位数十年,都没有无故屠杀大臣的故事!”>
刘谌特意加重了‘无故屠杀大臣’的音调。>
果然,这话一出钟会嘴角微动,魏军中也有些许骚动。>
“而我国文武相和,从不见什么臣子内斗之事!”>
钟会刚想要反驳,却听刘谌继续说道>
“反观魏国政治,主少臣疑,权臣肆意废立,朝内争斗不止”>
“却正应了前汉王莽的故事!”>
“孤如今只有一问,尔等是魏国的兵还是司马氏的兵?到底是为谁打仗?到底是为谁赴死?”>
“胡说!”>
刘谌这话直接激起了魏军的反驳,刘谌却不管他们的反驳,发出了灵魂拷问>
“如今尔国家内部动荡,姓曹还是姓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