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种子。他小心翼翼地端着那对价值连城的瓷碗,指尖轻轻摩挲着碗沿上精美的纹路。随后,他不动声色地将瓷碗放在那件黄地青花一束莲瓷盘旁边,故意让两件器物形成鲜明对比。
“高厅,您来看看!”他的语气轻快中带着几分狡黠。
高唯中听到陈阳的呼唤,像是从沉思中惊醒,下意识地扭头看了过去。在他的目光触及那两件瓷器的瞬间,瞳孔微微一缩。那两种截然不同的黄釉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一个明艳夺目,一个内敛温和,形成了天然的对比。这让他想起了陈阳先前提到的那些话,心里的疑虑顿时更深了几分。
“同样是雍正年间的黄釉瓷器,”陈阳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睛却紧紧盯着高唯中的表情变化,“我想高厅应该能看出这黄釉颜色的差距吧?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真迹啊。”
高唯中的目光在两件瓷器之间来回游移,进行某种艰难的比较。他微微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专业人士的笃定:“瓷盘上的黄釉色泽确实更加鲜艳跳脱,像是正午的骄阳;而这件瓷碗的黄釉,却像是傍晚的夕阳,温和内敛,不那么刺眼。这种柔和的质地,反而更让人觉得舒服。”
“呵呵,”陈阳满意地冲着高唯中竖起了大拇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高厅果然是行家里手,这眼力劲儿,一眼就能看出真伪的区别。这样的本事,我想也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
高唯中的心头掠过一丝寒意,他太明白陈阳话里的深意了——这件瓷盘是赝品,而陈阳借着鉴定的机会,正在用这种委婉的方式给自己敲响警钟。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如果继续把这件来路不明的赝品留在手中,这无异于把自己推向悬崖边缘,可能会在将来某个时刻引火烧身。不过陈阳顾及他的身份地位,没有把话说得太直白,而是给他留下了充分的余地,让他能体面地作出选择。
“陈老板,我懂你的意思了,这样,我会马上着手处理这件赝品瓷盘,”说着,高唯中冲着陈阳微微抱拳,“陈老板,多谢您了,咱们继续。”
下一件重器赫然在目,是一尊高大的双耳活环大瓶,其整体造型可谓庄严与灵动兼具,瓶盘口微微外张,好似含苞待放的花朵吐露芳心;长颈修长,从底部缓缓向上微微内收,其线条温和,如山间溪水般自然流畅,下部则饱满鼓突,犹如孕育万物的母体,突显出一种深沉的力量感。
清乾隆 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
两侧各置一对螭龙耳,以匠心独具的坠环相连,螭龙昂首挺胸,仿若俯瞰众生,有种守护宝瓶的庄严威仪。颈下承接一椭圆型腹,圆滑润泽的轮廓似能滑落指尖,足部则外撇稳固,圈足浑厚有力,极具安定感。
细看瓶颈与足部,青花装饰尤为精细,缠绕的枝蔓繁复多姿,细密而不失和谐,翩翩螭龙纹盘旋其间,跃动于青白交错之中,似从纹缑中跃出的古代神兽,下部纹饰承接如意云头与莲瓣,彼此呼应,既有宗教祥瑞气息,也不失华贵气派,纹理之间青花发色有深浅变化,那种渐变的美妙犹如光透宝石,使整个造型充满立体生气。
器身绘制的是一幅洋彩“桃花源”通景画,采用西方绘画技法,以细腻笔触描绘出流动的诗意。柳枝轻扬,成束桃花,如燃尽的云霞蔓延而开,设色层次分明,浓淡相间,处处沁人心脾。江水用浅灰蓝色釉料点染,波光潋滟,仿佛泛着千年来的沉思,水中巨石则以披麻皴与斧劈皴绘制,转瞬间将画面从柔和的意境拉回到一股劲道的质感中,仿佛轻触可感岁月交错的沟痕。
局部特写
再抬眼望向瓶身上方,霭霭云气晕染成片,蓝色彩料的使用呈现出立体的层次感,似见流云飘渺,天空高远,光影交错,将整幅画面从平面中拉至三维,使人不禁感叹造物者之手的匠心独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