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仙侠修真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四十八章 三名作者

第两千六百四十八章 三名作者

上一章重生之乘风而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小说阅读网在线收听!
在唐英回复乾隆批示的奏折里,记录着一条,列明了《陶冶图》的作者,不是一位,而是三位,分别是丁观鹏,孙佑,周鲲。

三人都是活跃在雍正乾隆时期的著名宫庭画家,不过孙佑没有留下什么画作,丁观鹏和周鲲留下的则相当不少。

这让周至不禁有些心喜,可能是《陶冶图》状态太差让自己看走了眼,要是属于宫院话,特别是丁观鹏和周鲲所作,那这个漏就捡大发了。

丁观鹏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等人齐名,其画作深得两朝皇帝赏识,因为深得明代著名丁云鹏的笔法,时人常将两人并列,认为丁观鹏“青出于蓝”。

他还有个弟弟浇丁观鹤,也是宫廷画家,两人一起在宫廷供职。

周鲲入职比丁观鹏要晚,不过际遇要比丁观鹏神奇。

宫廷内管理画师的地方叫做咸安宫画画处,周鲲作为新人第一次经乾隆皇帝御览考核就拿到了钱粮银官俸禄,也是宫廷画师能够拿到的最高俸禄。

乾隆喜欢题诗,给丁观鹏的画作和周鲲的画作都题写过诗文,不过丁观鹏是受了将康熙和雍正的御制诗画成画而沾光,周鲲则是纯靠画作的高水平得到乾隆的夸赞,在他的山水画上题下:“我爱大痴笔,烟云无匠痕,画师求罔象,之子得其门。”夸奖他窥得了黄公望的门庭。

因为水土不服,久病不渝,乾隆亲笔下旨让他回乡修养,周鲲回乡后感恩戴德,花了三年时间绘制了一幅《生平万国图》,刚好赶上乾隆那一年免了全国税负,这画献上,成了最响亮的马屁。

乾隆皇帝欣然提笔写诗,前两句就是“我爱周鲲笔,天然淡闲浓”,这是高兴坏了。

要是那而是幅图画是三位画师的真迹,那就厉害了,首先就是这是乾隆章翻看下来,周至不由得眉飞色舞,巴不得现在就可以回德绵堂去。

“肘子看什么呀看得这么高兴?”麦小苗回来了,手里有多了好几个纸袋子,看样子是在机场买的礼物。

“哦,找到了前天收得的那幅画卷的一些信息。”周至拍了拍手上的资料:“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爷子当年工作做得扎实细致,省了我们好大的功夫。”

“那就赶紧数字化,都弄进数字图书馆里去。”

“对了,小野哲男先生拜托我向你表达感谢,邀请你再次造访我们国家。”池田丘对周至说道。

静嘉堂中国典籍数字图书馆已经在年前通过国家验收,作为一个项目已经收尾了。

十万册汉文古籍的数据库正式通过网站访问的形式对外开放,成了第一个学术类数字图书馆,与周至一起促成此事的小野哲男在岛国和中国收获了偌大的名声。

连带着本来只在文玩界才有名气的静嘉堂藏品都变得妇孺皆知,尤其是那个曜变天目盏,被捧上了“天下第一盏”的高度。

不过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项目反倒是相对的低调,主要是没时间吹逼,通过静嘉堂中国典籍数字图书馆项目,四叶草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将古籍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图形处理,文字识别,字库,字体,编目,排版,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管理体制,访问体制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完全独立的数字图书馆大知识产权包。

国家拿到这个大知识产权包后,反手就启动了《儒蔵》《道藏》两大工程,所以静嘉堂中国典籍数字图书馆都已经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宣传了。

“我也想再去看看几件宋代茶器。”周至也只能叹气:“不过不知道猴年马月才有空了。”

“只要你去了,就是小野先生最尊贵的客人。”池田丘笑道:“还有藤田先生,两代居仁堂瓷器也在我们国家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当年周至的日本之行还和藤田美术馆交换醇王府六手卷,付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重生之乘风而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