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长寿看到模范师进攻部队的攻击队形后,才明白这个蒙老弟说的不好配合是什么意思。
只见模范师进攻部队第一线的人数并不多,大约也就是一个营的兵力。
他们散兵线间距拉得很开,远远看去整个山腰都是密密麻麻奋力前行的人影。
而且在前锋部队距离山顶棱线将近400米距离时,还不等山顶的日军火力开始射击,那些模范师的官兵突然就停止了进攻,全部原地隐蔽卧倒。
正在赵长寿看得有些不明所以之时,就见模范师的火炮几乎是同时就将炮击目标转移到了棱线的日军阵地上。
伴随着几十股腾起的烟云,进攻部队迅速前行,在第一轮炮击的硝烟散尽之前,又一次卧倒隐蔽。
但此时,他们距离棱线又前进了近50米。
然后是第二轮炮击又接踵而至。
赵长寿终于明白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步炮协同。
炮兵和步兵双方的配合相当紧密,几乎可以说是无缝连接。
炮击不但能给棱线驻守的日军予大量杀伤,还能制造大量的烟雾,制造守军的混乱。
而模范师的进攻部队就在炮击的时刻速度向山顶攀爬。
他们仿佛知道炮兵每轮炮击的时间似的,在每次炮击的间歇,他们就地全部卧倒,然后等着一下一轮炮击的来临。
这种步调一致的协同作战,就是跟17师打了一天一夜的日军也不可能做到,直接让赵长寿再次看傻了眼。
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可不是什么演戏,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双方互相都看不见,也不可能打出什么相互联系的信号,更不可能架着电话线冲在子弹横飞的第一线。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种几乎是节奏一致的步炮协同的?
他当然还不知道有步话机这种可以在十几公里内迅速专递命令的现代化通信方式,自然就不知道在第一线的模范师指挥官身边有一个背着步话机的通信兵。
而这个通信兵的耳机始终保持着跟炮兵阵地的联络,不断传递着进攻或是隐蔽的命令。
于是,就在赵长寿惊愕的眼中,模范师的进攻部队一步步逼近了雪花山的山顶,然后几乎是踩着炮弹的落点,就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不知是日军遭受不住炮击早早就撤出了大部分守军还是已经被炮弹炸得差不多了,在最后攻击的时候,雪花山棱线日军阵地上的火力并不强。
赵长寿从望远镜中看到,进攻部队虽然不断有人被打倒在地,但是更多的人却是一鼓作气就冲上了山顶。
眼看后面大量的第二波攻击部队也已接近了山棱,赵长寿就知道雪花山已经是己方的囊中之物。
只是,此刻他心中高兴之余,也有一丝淡淡的失落和悲哀。
要知道今天凌晨时分,他的17师却是在这座大山下倒下了近千的弟兄。
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的。
赵长寿一时之间说不清是感慨还是悔恨。
作为胜利一方的赵长寿都有如此复杂的心境,更不要说已经被逼退到雪花山北麓的日军了。
当看到中国守军出现在北部棱线阵地,并架起机枪开始向山下扫射的时候,小林恒一大佐就知道自己该撤退了。
他现在庆幸的是,还好自己将大部分主力都撤了下来,总算是为39旅团,为78联队保存下了一部分有生战力。
他现在对再次反攻雪花山已经不敢抱任何希望。
他知道在没有强大火炮的掩护下,那就是妥妥的送死行为。
自然,他对于自认还在被困中的77联队也爱莫能助了,只能期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