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
巴黎。>
这是各国选拔赛结束之后,开启的钻石联赛第一场。>
各国选手开始利用这最后的几场钻石联赛来调整,提高状态或者是检验状态,或者是……>
压制状态。>
为什么要提高状态?是因为有些人前面找状态的速度太慢。需要把自己的状态在奥运会之前赶赶进度,比如澳大利亚“女刘祥”佩尔森就统治了女子100米栏赛道,她以12秒40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获得冠军。>
这也给她最近的状态不佳,打了一针强心剂。连续的状态不佳,是需要一场好的状态来调整。>
除了证明自己的信心,证明自己的信念,还有证明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身体感觉依然还在线。>
如果认真起来还没有取得好成绩,那就要根据你的状态重新制定,增强计划,以此来刺激竞技状态的提升。>
同样是这么做的,还有突尼斯选手海里比以9分28秒81获得女子3000米障碍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摩洛哥选手阿拉约以3分56秒15获得女子1500米冠军,并跑出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同时也打破了摩洛哥国家纪录。>
他们就是属于已经有一些比赛状态不佳,需要一场比赛来让自己重新找到感觉。>
当然也有属于那种状态已经特别好,不需要再去找状态的选手,比如女子400米就是典型,米国队一直都是这个项目上的绝对霸主,因此他们的状态已经调整得很好,只需要平稳顺过去就行,甚至会稍微的压制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可以给身体一个缓和的窗口期。>
不然的话,如果你的状态持续性提高下去,就意味着你在训练中为了维持这样的状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而你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意味着你受伤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
这就是两个相矛盾的东西。>
也是一个强大的运动员和运动团队,需要考虑的是。所谓状态出早了,其实意义是这个,而并不是说运动员在比赛里面跑得快不好。>
如果只是比赛里面的一枪,对于身体的负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起码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即便是受了一些伤也能恢复。可如果持续性在训练中,都要不断提升强度,甚至维持一个极高的强度,那才是可怕的事。>
事实上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一个周期里面99%的时间都是在训练中。>
而不是在赛场上。>
所以为了让自己在训练中不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承担那么高的受伤风险,去维持训练强度,这才是运动员压制状态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压制过头了,很可能会让你自己的状态掉了,到时候即便是上了强度,你也可能上不来,这也是运动员自己需要自负的相关风险。>
没有绝对的选择。>
怎么选择完全在运动员和团队自己本身。>
因为这种事情本就是个薛定谔的猫。>
很有可能你选择了勇猛精进,继续坚持啪啪一声,你就受伤了,那根弦就崩断了。但同样也有可能你选择了压制状态,减少自己的训练强度,可到了比赛之前,你却突然发现自己即便是增加训练强度,你的状态还是上不去了。>
最终把应该拿到的荣誉拱手让人。>
这都不是一个有定论的事情,这可能才是对于顶级运动员顶级团队的终极考验。>
马后炮的事情毫无意义。>
男子200米的比赛,因为没有高手参赛,本来想来的布雷克,一看没有高手博尔特也不参加,那他也没有来的必要,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