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看到这里的所有读者朋友。
自从确诊以来,已经两年多了。或许是因为疾病本身,或许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似乎失去了对“时间”本身的感觉。告知大家我被诊断出抑郁倾向,在我印象里仿佛还是上周的事情。
但是,我也得承认,并不是我不去感觉,两年多的时间就真的可以压缩到两周之内。至少记忆肯定不行。
按照传统,这里应该总结一番“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搞总结,难免会有很多的遗漏。若是被看得细的书友指出错误,那就未免太尴尬了。
我甚至都忘记已经总结好的内容被不小心放在哪个文件夹里了。
不过感言部分倒是会长一点,因为这应该是这本书最后一个“卷末感言”了。下一次应该就是完本感言了。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揭露的情报也揭露得差不多了,赛英历史的各个关键节点,已经基本展现在各位观众面前。剩下的内容,应该就是一路朝着结局而去,同时揭露仅剩的谜题了。
当然,有些细节或许也不会展示了。
比如说……
深思熟虑之后,我认为我不会再细写窃国者核心人物ig oss的相关内容了。
其实先生是一个设定很完整的人物,并且也有安排剧情。只不过过去篇本身已经够长了,接下来稍微有一点难以安排戏份了。
况且不写也确实有不写的好处。我自知自己笔力有限,“窃国者”这样暗中活动的阴谋家写得不好就会带崩一大片剧情。反过来,不写其实也有不写的妙处,“任何人在那个位置上都有可能参与窃国”才是一个恐怖故事——这也是过去篇向山想要战胜却最终没能战胜的恐怖故事。
当然,其实还有一点点小的场外因素。igoss是一个有原型的角色。按照我的原定计划,先生应该是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知名富豪优点集于一身的年轻技术新贵——而这个角色的主干,我选择了以前的埃隆·马斯克。
按照我原定的计划,这位角色应该会凭借表面上的技术狂热来骗取到向山团队的好感,激进的管理显示与向山志同道合,同时在个人利益上比向山更加敏锐。
但是嘛……众所周知,去年马斯克这家伙立场原地掉转了一百学青年都应该尝试像海明威那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杰克·伦敦与老舍也是我很喜欢的作者。我觉得我到死之前应该得有这种水平的十分之一吧。
或者,作为大众文艺的创作者,得往大仲马的方向发展。
又或者,作为科幻小说的创作者,死前得有《海伯利安》这样的作品。(《海伯利安》第一部是我心中最厉害的科幻小说,在点子、结构、人物、剧情、语言等各方面都足够优秀。其他小说大多都有更长的长板,但却不是每个维度都能达到这样一个绝对不弱的高度。)
这是我的梦想。
我觉得我死之前大概能靠近一点点。
我觉得只要不断否定自己,就可以不断变得更优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更倾向于看到“否定”的评论,而非“肯定”的评论。
或许《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我影响还是太深了。长久以来,我对所有“肯定”的评价都是“因爱我而私我”,所谓忠言逆耳,赞美是不应当采用的。
在达成梦想之前,一切赞美褒奖都没有意义。我清楚自己尚不足海明威或其他文豪的百分之一。我心中存在一个标准,我没法欺骗自己。我知道自己距离“好”还有多少距离。在抵达目标之前,我不会满足。
但是,当我感觉到自己没有任何进步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或许一辈子都没办法实现这份愿望的时候,反噬就来了。
我为了自己的愿望,几乎没有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