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不仅为大詔国运添砖加瓦,更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啊!”
林回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道:“陛下,您只看到了这句诗带来的异象,但学生真正献给陛下的薄礼,并非只是这句诗。”
“哦!?”林允鸿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他原本就并非动怒,只是有些懊恼于自己未能看透林回此举的深意。
而今,林回却说这句诗并非真正的礼物,这让他心中不禁泛起丝丝的好奇。
“陛下,这句诗您已经书写完成了。但假如‘大詔周报’官署能够提前让工部雕刻好相应文字,像玉玺这样排列组合成需要传播的文章,再涂上墨汁,印刷到纸上,那么‘大詔周报’不就形成了?”
林回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样一来,便不再需要读书人日夜抄录,只需招募读书人负责排版文字,审核内容,然后交由印刷坊批量印刷。即便是没有文心的普通人,也能胜任印刷坊的印刷工作了。”
“而在各府各州各地成立‘大詔周报’分社,不仅可以为诸多平民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还能让朝廷的意志迅速传遍全国。纸墨成本低廉,印刷效率又极高的事情,由朝廷安排负责人运营,甚至还能从中为国库增收不少呢?”
林回说完,目光坚定地看着林允鸿。
他相信,在这个文道世界引入“活字印刷术”和“报社”概念,绝对能掀起一场变革。
林允鸿听完,整个人陷入了短暂的失神。
他第一反应便是——此法可行!
不仅能为百姓提供生计,还能让朝廷的意志深入民间,甚至开启民智,教化百姓。
“原来如此!”严桑武恍然大悟,脸上满是敬佩之色。
他之前的种种疑虑,被林回的这番话彻底打消。
这不仅是功在社稷,更是利在千秋的大业!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严桑武激动地向林允鸿道贺,“陛下得林学士,乃大詔之幸,百姓之福!”
“哈哈哈!”林允鸿畅快大笑,目光落在林回身上,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欣赏与柔和。
“林回,你想要朕赏你什么?尽管开口吧!”
林允鸿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亲近,“朕也是时候,该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