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侍郎易英兼管,这两人不常来,一般大小事务都是由府丞黄淮来管。>
时间一点点划走,很快治署、察院和府馆、公馆、阴阳学和医学、僧道司、河泊所、税课局、巡检司、驿站、急递铺、仓等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来到了府点卯。>
看见顾言寒着脸坐在二堂前,这些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赶紧来顾言面前见礼,然后根据官职大小,职位的不同,分站两边,顾言不进门,他们自然也不敢进去。>
他们眼神互相交流打探,好奇今日会发生什么事儿。>
张何眼观鼻鼻观心,具体什么事儿他也能知道一二,昨日的事儿今早听几个巡夜的兄弟说了一下,他今儿打算看戏,反正和自己无关。>
很快应天府府丞黄淮,治中张天顺两人一前一后卡着点准时地到了府衙内。>
黄淮看着顾言坐在二堂前,笑道:“呦,可算来了,再不来我就要去你家请你了!”>
顾言站起身笑着拱拱手:“通判顾言,拜见黄大人,见过治中张大人。”>
“走进去聊,天寒地冻地坐着这里作甚?”黄淮拉起了顾言的手臂:“走走,里面有火炉,坐在那里说事儿也方便,顺便把你的官印一领.....”>
顾言拱拱手,歉意道:“有一件事不错,寝食难安。”>
黄淮脸色一僵,笑得也有些不自然:“何事,这么急迫?”>
顾言扭头张天顺,玩味道:“张大人可知令侄子犯了何事?”>
张天顺闻言冷哼一声:“知又如何?不知又如何?>
我乃是你上官,你跟我说话不拱手致礼就算了,又凭何质问于我?”说罢,他朝着治署的祝治署看了一眼,吩咐道:“去把案犯马山抓来,再找相关人证,本官要不日之后审讯。”>
顾言笑了笑:“张大人少安毋躁,大清早我就去请了圣旨,想必这会儿就在路上。>
还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诉讼一职位好像是我的职责,张大人刚才那么说是不是有些越权呢?”>
张天顺转过脸,盯着顾言:“敢问顾通判,你请旨是为何事?顾通判,你这么做知不知道会坏了规矩的!”>
顾言咧嘴一笑:“规矩?杀孬賊,杀吃里扒外之徒,去斥贪污,离远佞邪,这难不成还有另一套规矩?”>
府衙外传来马蹄声,随后就看到郑和五大三粗的身子,他朝着黄淮拱拱手,然后朝着顾言道:“陛下说,看你怒火冲冲,凌晨上旨进言,想必是有不忿之事,朕自为百姓天子,代上天牧民,理应还世间清气,准了,把握好分寸就行。”>
说罢,他朝着顾言笑了笑:“年底了,宫里有事儿,安侯,我就先走了!”>
顾言摆摆手,看着郑和离开,再次龇牙对着张天顺好看地笑了笑:“张大人请放心,我绝对我会做好我分内之事,外面冷,还请二位大人进屋歇息,看看我是如何揪出咱们队伍里的害群之马可好!”>
黄淮摇了摇头,拉着张天顺,笑着离开。>
“张何可在!”>
“回通判大人,张何在!”>
“命你,敲响鸣冤鼓,打开府衙大门,三炷香内找到所有捕快来府衙议事!”>
张何猛地抱拳:“得令!”>
黄淮从水桶里面舀了一铜壶水,搁在火炉上,滋啦一声,升起一股淡淡的清气,看着心不在焉的张天顺,黄淮暗暗摇了摇头:“闻人,心要静!”>
张天顺歉意地笑了笑,看着窗外冷得像一块铁的顾言呐呐道:“有些想不明白。”>
黄淮知道他意有所指,伸出手在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