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誉探过头去,真诚中带着几分谦逊。>
钟繇看了倒是愣了。>
“行啊!”转念,他就笑了:“君侯想写什么?我教你!”>
“写啥好……古籍吧!左右,去卷宗处找春秋时的古籍,我来学着写!”>
“行!”>
钟繇点点头。>
左右手下没过一会就抱了不少古籍过来。>
郭誉随手拿起一本——好吧,看不懂。>
关键是还有很多还是小篆,跟象形文字特别像,郭誉得请钟繇一字一句的教他。>
瞬间大理寺秒变学堂,郭誉学的认真,钟繇教的细致。>
……>
但是,大理寺抓捕了郭誉的消息,已经瞬间传遍了整个许都内城。>
太尉府,书房内。>
杨彪打开了董承偷偷送来的书信。>
经历了上一次,还有郭誉的诗歌事件之后,他们已经如沟通惊弓之鸟,见面都不敢多看,更别说顶风见面了。>
更何况,校事府已经无孔不入,执金吾现在已经个个自危。>
杨修来到书房,看的父亲皱着眉头看书信,不由得着急:“父亲看的什么?”>
“不管你的事!你问什么?”>
杨彪拉下脸来,丝毫不给儿子面子:“有些事你不用管!”>
“我为何不用管!”>
杨修急了!>
自己的爹有多轴他是知道的。>
关键是现在这年头,一人犯错了全家会株连啊!我还是亲儿子,妥妥的九族之内!>
你们老臣若是不打算活没啥,但是我们想活啊!>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你们这几个汉室老臣一腔热血就可以搞定的。>
曹操的势力太大,金吾卫,甚至内卫都是他的人!>
校事府这一出来,整个天下形势恐怕尽在他的掌控!>
杨修自幼聪明,熟读兵法诗书,知道韬略之术,更看得懂形势。>
他知道郭誉的地位和身份压根就不可能这么简单被抓进大理寺。>
里面绝对是另有文章。>
只可惜很多人都不懂,比如那些接到过命令的死士。>
“德祖,你不知道才能一直不知道!才能和这件事毫无关联!”>
杨彪沉着脸跟杨修说道。>
他哪里不知道个中厉害关系?>
他也知道儿子的心思。>
只是杨修哪里都好,就是太过自信。>
甚至觉得自己能够插手这些事情!>
汉室老臣,保皇一派,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舍生取义。>
因为如果保皇派没有了,老臣们放弃了,这世上,大汉也就消失了。>
四百年传承的大汉王权啊!>
一朝颠覆,毛将附焉?>
旧的一去,新的就来。>
新的皇朝国度就会建立起来。>
保皇一派线雕的努力,不仅为了保护天子,更是为了保护这些簪缨之家,士族清誉。>
政权的交替,一直都是新的代替旧的。>
只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刻就是争,争的也是一方春泥之地。>
“他们是在用苦肉计。”杨修急了:“父亲你们不能中计啊!”>
“现在被抓过去,也就是糊弄你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