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这段时间内阁动作频繁,不少旧臣都被送去南京养老。>
或者是远离中枢,被派去治理地方。>
李守中因早就旗帜鲜明的表过态,支持当今圣上。>
再加上好几次和张松越意见相投,变相支持了内阁决议。>
因此早被当做张松越一党。>
在这次党争中,倒是没受什么影响。>
只是他身为一部尚书,却几乎没怎么表过态。>
也让张松越一党都颇有微词。>
见恩师对内阁似也不满,冯一博便劝道:>
“最近朝中人心惶惶,这些勋贵是怕对他们动手,提前抱团取暖也属正常。”>
“没那么简单!”>
李守中闻言却摇了摇头,道:“你不是勋贵,不知他们的根本。”>
说到此,不由轻叹一声,道:>
“太平盛世,勋贵自当享乐才是!”>
这下冯一博有些不明白了,疑惑道:“该当享乐是什么道理?”>
他卷惯了的,最看不得人享乐。>
怎么还有人该当享乐呢?>
李守中闻言更加唏嘘。>
他本来以为这只是个常识。>
没想到不仅勋贵们不知道,冯一博也不知道。>
“勋贵多涉军功,在朝中不该有什么立场,只一心效忠皇帝便是。”>
“至于其他,避嫌还来不及,搞什么联盟?”>
言外之意:>
安心享乐的勋贵,才是好勋贵。>
抱团取暖的勋贵,纯熟自寻死路。>
冯一博这时也才恍然。>
原来奋发图强的勋贵,虽算是好勋贵。>
但纨绔却不是最差的勋贵。>
而是合格的勋贵?>
最差的勋贵,竟然是……>
结盟的勋贵!>
被李守中点醒之后,冯一博瞬间就想通了很多。>
勋贵祖上多为军功起家,在各处军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就如贾家,虽然无人在军中履职了。>
但其旧部、人脉,却都还在军中。>
若出了一个有点出息的,家里再支持一下,>
随便便也能混个指挥当当。>
而这些勋贵若是抱团,就相当于各处军镇联合。>
最基本的,都不说边地精锐。>
就说五城兵马司和京营。>
真要有心人鼓动起来,那就有掀翻社稷的危险。>
可惜,他们似乎被内阁频频发动给吓到了。>
竟然做出这等蠢事来。>
张松越也是的。>
身为首辅,不思治国良策。>
整日里还搞内耗党争。>
大魏现在有太多问题,需要的明显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而非彼此互争那一点蛋糕。>
虽然对内阁失望,但这些勋贵的愚蠢行为,冯一博更是无语。>
只摇了摇头,道:>
“听闻圣上已有耳闻,内阁这边也已经停止动作,避免勋贵们反应过激。”>
李守中闻言点了点头,道:>
“勋贵们抱团,内阁那边自然棘手,避其锋芒也是应当。”>
说到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