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事情,还没进村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山背大队,引来了无数人围观。>
这不两人才刚坐下没说几句话,就有串门的来了,说来看看王重新买的缝纫机。>
“王大夫,听说你家买缝纫机了?”>
“刘婶儿你消息真灵通,我这才刚到家,你就知道了!”>
“嗨!那可是缝纫机,你还没进咱们大队,消息就传遍了。”>
“你家缝纫机放哪儿的呢?让我们瞅瞅呗?”>
这年月,一台缝纫机在城里不算什么稀罕物件,可在农村,却是实打实的稀罕物。>
“在西屋呢,刚抬回来,还没来得及装。”>
“还没装呐?”>
王重起身掀开西屋的帘子:“诺,就在那儿呢。”>
刘婶再在门口朝里头一看,果然只见缝纫机的台面,却不见机器,可刘婶还是忍不住好奇的走进去近距离观察起来。>
问过王重的意见,得到允许过后,才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到缝纫机上。>
“王大夫,你这是打算让你家小萍当裁缝?”刘婶好奇的问道。>
“这不是小萍的工作一直也没个着落吗,我哪儿舍得让她干地里那些重活累活,这不就寻思着买台缝纫机回来,让她干点缝缝补补的活,也能贴补贴补家用。”>
“要不少钱吧?”刘婶又问。>
王重道:“价格倒是不算太贵,就是那票不好弄。”>
现如今什么都要票,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都是精贵东西,自行车还好一些,大队杨书记就有一辆,可缝纫机跟手表整个山背大队还没人有过。>
乡亲们家里但凡有什么要缝补的,基本上都是自家妇女用针线手工解决。>
眼瞅着宋运萍把炒好的菜端上餐桌,两口子跟着杨巡准备吃饭了,来看缝纫机的乡亲们才依依不舍的提出了告辞。>
吃过饭,杨巡也走了,挑着他那沉甸甸的扁担,再度踏上了卖馒头的旅程。>
王重则帮宋运萍把放在西屋的缝纫机装好,帮着宋运萍把买回来的布都裁剪成合适的尺寸。>
看着王重那比自己还要娴熟的动作,宋运萍好奇的问道:“要不是知道你是大夫,看到你这手艺,我铁定认为你是个裁缝。>
王重道:“我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点活儿要是还干不了,那这么多年不是都白过了。”>
宋运萍踩着缝纫机,将裁剪好的布按着王重画好的样子开始缝制,而王重则在一旁处理家里攒下的鸭毛。>
这些鸭毛可是王重攒了好几年的,已经处理过一遍了,但想要用的话,还在进行最后的加工。>
将多余的部分一根根剪掉,将修剪好的柔软蓬松的鸭毛放进簸箕里。>
宋运萍没有叫宋母来帮忙,就是想等衣服做好之后再给父母一个惊喜。>
翌日一早,王重跟宋运萍提着两坛子王重自己酿的药酒、半匹布、一条肉、一条鱼,还有两口子合力连夜做好的两件新棉袄当做回门礼,陪宋运萍回门。>
“回门就回门吗,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浪费钱!”宋母看到两口子又是鱼又是肉的,心里那叫一个心疼。>
“妈!这些都是王重的心意,是他孝敬你跟我爸的!”宋运萍挽着母亲的手,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
宋母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觉得买这多东西太浪费了,这才说上两句,就她那脾气,哪里舍得说半句重话。>
“你们爷俩先聊着,我跟小萍去做饭。”>
回门也是有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