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宁却是叹息着,“哎,谁说不是啊。”>
他那一大家子,都靠他这点工资养活,这次又认了个儿子,家里媳妇更是将资源往孩子身上倾斜,他这边的‘资源’自然就少了。>
“老杨,我看不行就戒了吧。”>
刘怀民在一旁劝着。>
对于烟这东西,有就吸,没有就不吸,不是工作需要,基本上不买烟。>
发到手的份额,基本上给家里人了。>
不像杨佑宁陈宫这些大烟枪,走到哪里兜里都得揣着烟。>
当然,要说谁身上烟最多,那肯定是杨小涛。>
只是杨小涛只有在人多的时候分分烟,自己吸得到是不多。>
可以说,杨小涛的烟就是为别人准备的。>
杨佑宁听了刘怀民的话立马摇头,宁愿少吸烟,也不能没有烟啊。>
“昨天下午常春汽车厂的金自强去我那找我了...”>
杨小涛给王国栋点上火,趁机插口说道。>
“他?来四九城了?找你干嘛?”>
杨佑宁开口,东北那旮旯里,他熟。>
这个金厂长,可不是省油的灯,能力有,本事有,但做人方面嘛,难免有些傲气。>
随即杨小涛将情况说了下。>
听完后,几人对视一眼,然后陈宫有些不可置信的呢喃道,“咱们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杨小涛认真的点头,“当时我也觉得诧异,不过想想吧,也有可能。”>
“基础不是一天打牢的,也不是说搞就能搞起来的,咱们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刘怀民从桌上拿起烟盒,自己点了一支,听到杨小涛说的点了点头。>
“小涛说的有道理,咱们要领先,但不能脱节。”>
“这件事,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
杨佑宁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随即点头,“咱们最好调查一下国内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来,不能想当然了。”>
“最好跟陈老黄老他们沟通下,让下面的基础尽快提升起来...”>
几人在办公室里讨论一番,杨小涛便回到办公室里,从空间中取出昨晚设计的脱粒机,继续‘实验’。>
审核第三天。>
经过前两天的内审工作,工人们觉得差不多摸到内审工作的脉搏了,觉得将记录、章程准备好,就能通过审核了。>
结果第三天开始,工人们就发现,这次内审的方向变了。>
不再是重点审查记录,而是在现场抽查起来。>
二车间。>
质检处四组组长张广木带人检查。>
此刻,张广木站在一处晨星机床前,面前站着负责操纵机床的小组人员。>
领头的组长是个中年人,等级也达到了七级,在这里算是骨干员工了。>
不过张广木并没有询问组长,而是拿起一旁的机床维护保养记录,看着上面的记录,随后开口问道。>
“林国富同志,在吗?”>
身前几人立马看向一旁的青年。>
面对众人的目光,还有张广木的询问,青年咽着唾沫上前,“我就是!”>
“你好,林国富同志。这份记录是你写的吧!”>
青年点头。>
“是,是我写的,我按照要求,每周都会清理一次,然后记录!”>
青年好似早就想好了,说的比较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