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伙不就是比他早出生几年吗?!>
赵高脸色也有些难看,但此时他也来不及顾及胡亥的心情了。>
想要让胡亥坐稳王位,必须先让他取代扶苏,从储君之位成功过渡为秦王!>
而如今让胡亥监国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让胡亥监国,接下来等到扶苏死在边境,那么胡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储君,然后慢慢坐稳王位。>
所以这第一步绝对不能失败!>
想到此,赵高压下心中的恼怒,看着商鞅等人,解释道:“王上已经拟招命扶苏公子回朝,胡亥公子只是代扶苏公子监国。”>
“等到扶苏公子回朝,胡亥公子便将监国之权让出……”>
“那也不可!”>
赵高话音未落,商鞅便是冷声说道:“监国乃是大事,岂能儿戏!”>
“便是当初王上十三岁登基,那也是由太后和吕相代为监国,直到二十二岁加冠后方才正式掌权!”>
“而如今十八公子才十二岁,连冠礼都尚未举行,如何能够监国?”>
张仪也上前道:“商君所言不错!”>
“就算要替扶苏公子监国,也可以从其他及冠的公子当中选取,如何轮得到十八公子?”>
“而且本相与李相身为丞相,本就有监国之权,为何不让本相监国?!”>
“若是不放心,商君和苏秦大人也可以一同监国!”>
“为何偏偏是十八公子?!”>
张仪冷声质问。>
他本就是扶苏一脉的支持者。>
扶苏不论是品德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储君,担任监国职权。>
而且扶苏如今二十三岁,早已举行过冠礼。>
让扶苏监国,他肯定没有意见。>
但胡亥何德何能?>
更何况此事充满蹊跷,王上雄才大略,如何会下达这般儿戏的诏书?>
那么此事便只有一个可能——>
这是赵高的矫诏!>
张仪冷冷地盯着赵高。>
“你……你们!你们是想重蹈奸相吕不韦的覆辙吗?!”>
赵高大怒不已,声音尖锐。>
“商君、张相、李相!王上诏令在此,你们都敢违抗,你们是想要引起我大秦内乱吗?!”>
苏秦冷哼道:“赵大人言重了,我等所为,俱是为我大秦考虑。”>
“赵大人想要胡亥公子监国,那也必须同意丞相一同监国。”>
“赵大人若不同意,那就一起去见王上,让王上拟定监国之权!”>
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此时他们都已经确定,此事绝对是赵高的矫诏。>
所以只有亲眼见到嬴政,才能拆穿此事!>
赵高自然清楚商鞅等人的目的,但他怎么可能同意让他们去见嬴政。>
于是他直接怒道:“不遵王诏,尔等行径如同造反!”>
“禁卫何在!将商鞅、李斯、张仪、苏秦四人全部拿下!”>
事到如今,只有以雷霆手段将商鞅等人镇压。>
否则胡亥绝不可能成功监国!>
赵高本不想走到这一步的,都是商鞅等人逼迫的。>
很快一队禁卫军便进入了大殿当中,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其余官员都是骇然不已。>
他们没想到,这短短片刻间,局势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